高密度养殖疾病防控设备,养殖户必看!


哥们儿,最近看你天天忙得跟陀螺似的,听着也觉得你挺不容易的。咱们搞水产养殖的,这高密度养殖啊,听着是好事儿,能挣大钱,可实际操作起来,那挑战可真不小,尤其是疾病防控这块儿,简直让人操碎了心。今天咱就好好唠唠,那些能帮你在养殖池边多留几个眼,少操几回心的设备,都是些实实在在能派上用场的玩意儿,保证都是我这些年在地里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干货,你听着,要是觉得有用,就赶紧用起来。
你看啊,高密度养殖,说白了就是在一个小地方塞进去尽可能多的鱼虾蟹,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,单位面积产量上去了,效益自然就好。但你想啊,这么多人挤在一起,本来就容易闹矛盾,鱼虾蟹也一样,它们压力大了,抵抗力就差了,那病菌啊、寄生虫啊,稍微有个风吹草动,那可就是一场大风暴。所以,防病于未然,这事儿可不能含糊。
咱们先聊聊水质这老大哥。水环境搞不好,那鱼虾蟹能好得了吗?这水质的监控和调控,绝对是重中之重。你想想,鱼虾蟹天天泡在水里,水不好,它们能舒服吗?那肯定要生病啊。
首先啊,你得有个好点的溶氧仪。这玩意儿很重要,直接关系到鱼虾蟹的生死存亡。缺氧了,它们能活吗?不能啊!所以,这个溶氧仪啊,你要是还没装,赶紧装一个,最好是那种能实时显示溶解氧浓度,还能报警的。这样万一晚上你睡着了,或者出去办事儿了,水里的氧气低了,它能自动报警,你赶紧去处理,不然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。这玩意儿不是什么高科技,市场上多的是,买的时候多比较比较,买个靠谱点的就行。
还有就是pH值、氨氮、亚硝酸盐这些指标的监测。这些指标高不高,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健康程度。你也不能指望天天去水站取水样去化验,太麻烦了。所以啊,买个多参数水质监测仪,能同时测这几个指标,那最好了。这个设备啊,最好是能远程监控的,这样你坐在家里就能看到池子里水质的变化,省事多了。
有了监测,还得有调控的手段。水里的溶氧不够了,你得想办法加氧啊。最常用的就是增氧机。但注意,增氧机也不是越多越好,得根据你的池塘大小、养殖品种、季节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。比如,晚上水温低,耗氧少,可以少开点;白天水温高,耗氧多,就得多开点。而且啊,不同的增氧机效果也不一样,比如叶轮式增氧机,搅动水的能力强,但耗电也大;水车式增氧机,推流能力强,能让整个池塘的水都动起来,有利于提高水体溶氧,减少有害物质积累。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搭配使用。另外,现在还有曝气增氧,利用气泵把空气压入水中,增加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提高溶氧效率,这个适合和一些增氧机配合使用,效果更好。
水里的氨氮、亚硝酸盐高了怎么办?这得靠换水和加注新水。但换水也不是简单地从进水管放水,还得注意水质搭配。加注的新水最好是经过沉淀、消毒处理的,直接用自来水或者井水可能不太行,里面有氯气或者其他对鱼虾蟹有害的物质,得先晾晒或者用专用设备脱氯处理一下。还有啊,现在市面上有种水质改良剂,比如硝化细菌、光合细菌这些,它们能分解水中的氨氮、亚硝酸盐,改善水质。你可以根据水质情况,定期适量添加,效果还不错。但这些菌种啊,得买靠谱的,别买到假货或者活性不高的,那就白花钱了。
再来说说生物安全这块儿。这东西啊,就像是给养殖场的大门装个防盗门,防止外面的“坏蛋”进来。高密度养殖,人员流动性比较大,那病菌传播的机会就多了。所以,生物安全措施一定要做足做细。
首先,进出场区消毒。这个是重中之重,绝对不能马虎。你想想,你带着外面的病菌去了养殖场,那鱼虾蟹能幸免吗?所以,进养殖场之前,车辆、人员都要经过消毒池或者消毒通道。消毒池要用有效的消毒剂,比如聚维酮碘溶液、消毒威溶液这些,定期更换消毒液,保持有效浓度。消毒通道可以用喷雾消毒的方式,让进入人员全身都喷上消毒液。这个环节,你要是偷懒,那后果自负。
其次,区分净污通道。进场的道路和出场的道路要分开,养殖区和生活区也要分开。饲料、饵料、工具这些都要分开使用,不能混用。特别是那些容易携带病菌的渔网、工具,更要注意消毒。比如,捞网、抄网这些,每次用完都要用消毒液浸泡一下,然后再用清水冲干净。
还有啊,饲料和饵料的管理也很重要。饲料在运输、储存过程中,很容易被污染。所以,饲料进厂后,要存放在密闭的、干燥的、通风良好的仓库里,离地离墙存放,防止受潮和鼠害。饲料添加剂啊,得严格按照说明使用,不能乱加,也不能少加,加少了效果不好,加多了可能还有毒。
接下来,咱们聊聊病害的早期预警和快速诊断。这就像是给鱼虾蟹请了个“保健医生”,能及时发现它们身体的小毛病,防止病情恶化。
你平时得养成经常观察鱼虾蟹的习惯。每天都要到池边转转,看看它们的活动情况、摄食情况、体表有没有异常。健康的水产动物啊,一般都精神活泼,反应敏捷,摄食旺盛。如果发现有些鱼虾蟹趴在池边不动,或者漂浮在水面上,或者摄食减少,甚至拒食,那可能就是生病了。还有啊,它们的体表有没有红肿、出血、溃烂、寄生虫附着等现象,这些都要仔细观察。
除了肉眼观察,你还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诊断工具。比如,显微镜。这个玩意儿啊,不是什么高科技,但作用很大。你取一点池水或者鱼虾蟹的排泄物、体表分泌物,放在显微镜下观察,就能发现一些微小的病原体,比如寄生虫卵、细菌、病毒等。这个需要一点学习,但学会了,对你诊断病情非常有帮助。现在市面上也有便携式的显微镜,方便你到池边直接观察。
另外,浮游生物观察镜也是个好东西。水产动物的健康和水环境密切相关,水中的浮游植物、浮游动物这些,它们的变化也能反映出水质的变化。比如,水变浑浊了,可能是因为浮游植物或者浮游动物大量繁殖;水变清了,可能是因为被吃掉了,或者死了。通过观察这些生物的组成和数量,你也能间接判断水质的好坏和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。
发现疑似病兆了,怎么办?首先啊,不要慌,也别自己瞎用药。最好的办法是,赶紧隔离。把生病的鱼虾蟹单独隔离出来,观察它们的具体症状,然后根据症状,结合你平时了解的常见疾病,初步判断可能是什么病。如果自己没把握,或者病情比较严重,那就赶紧联系专业的兽医或者技术员,让他们来帮你诊断。千万别自己随便买药乱喂,万一用药不对,加重病情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最后,咱们再聊聊物理隔离和生物隔离这些“硬核”措施。
物理隔离,说白了就是尽量减少外界病菌进入养殖场的可能性。除了前面说的进出场区消毒、区分净污通道这些,你还可以在养殖场周围设置围墙或者围栏,防止野外的鸟类、老鼠等进入,它们身上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。还有啊,那些病死的鱼虾蟹,绝对不能随意丢弃,得统一收集起来,进行无害化处理,比如深埋或者高温消毒,防止病菌扩散。
生物隔离,这个更厉害一点,就是在一个区域内,只养殖同一个品种、同一个规格、同一个来源的鱼虾蟹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可以减少不同个体之间因为品种差异、规格差异、来源差异而引发的疾病。比如,你在一个池塘里,只养鲤鱼,那这个池塘里的鲤鱼,它们之间传播疾病的机会就少了很多。当然,这样做也要求你的管理水平要高,否则一旦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,整个区域都可能遭殃。
总而言之啊,高密度养殖疾病防控,是个系统工程,不是靠一两样设备就能解决问题的。它需要你从水质管理、生物安全、病害预警、物理隔离、生物隔离等多个方面入手,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,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。上面说的这些设备啊,都是我在实践中觉得比较实用、也比较有效的东西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记住,养殖这事儿,急不得,也省不得。多留个心眼,多观察,多学习,多跟同行交流交流,你养殖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,效益才能越来越好。别光埋头苦干,也要抬头看看路,想想办法,这样你才能在这竞争激烈的水产养殖市场上站稳脚跟,甚至活得更好。行了,今天就先跟你唠这么多,都是一些掏心窝子的话,希望能帮到你。你有什么问题,或者有什么更好的经验,咱们也可以再交流交流。祝你养殖顺利,财源广进!
